阳澄湖大闸蟹多少钱 2021年1月,当看到那英真的站在《浪姐2》的舞台上时,很多观众表示很诧异。 作为歌坛的“大姐大”,以那英在歌坛的咖位,她真的没有必要“自降身价”来参加这样一档综艺。 众所周知,《浪姐》这档节目,实际上是一个过气明星寻求翻红的一个舞台,万茜,张雨绮,金莎,张含韵等人,都是靠这个节目重新被人关注。 那英既不缺人气,更不缺作品,年龄也摆在这儿,却还出现在这样的舞台上,其行为令人迷惑。 不久,那英在参加另一档节目时,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参加《浪且》时的感受, 瘦了十几斤不说,节目结束后,在家里休息了好多天才慢慢缓过神来。 可吐槽归吐槽,到了《浪姐》第三季,那英居然又回来了。 这一次,更让人看不懂了。 当那英认真搞事业赚钱的时候,曾经力压那英一头的田震,却在社交媒体上晒在国外的悠闲时光。 两相对比,那英的行为就更迷惑了。 田震已经退圈15年了,但相较继续在娱乐圈耕耘的那英,她收获的其实并不比那英少。 田震童年,是在北京门头沟农村度过的。 那里有广褒的原野,绵延的丛山,还有淳朴善良的农民。 田震生命中粗犷、直率的性格底色,就是在那个时候烙上的, 即便后来成了歌坛“大姐大”,她身上依然不改质朴本色。 她喜欢每天放学后和同学们在田野里嬉戏, 也喜欢节假日在山里寻找小野果来果腹。 这种快乐无忧的生活,一直到小学三年级。 田震9岁时,一家人的生活终于恢复了平静,父母把她接回到城里读书。 但已经“野”惯了的田震,却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城里的老师学习抓得紧,她基础薄弱,跟上很吃力。 每天放学后,除了赶回家写作业,温习功课,再也没有小伙伴一起玩闹了。 因为从小不在父母身边,对父母的感情,也远不及姑姑姑父那般深。 与其说她是回家了,不如说她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个家里,没有她牵挂的人,也没有她的自由空间。 她和父母商量,还是回农村读书,但却被父母“无情”地拒绝了。 田震伤心不已,伤心过后,她有了一个大胆的主意。 她悄悄地把零花钱攒下来,趁着父母不注意,跑去了姑姑家。 背着大包小包,倒了三趟公交,又走了2公里的山路,田震终于见到了小伙伴。 她把从城里带来的好玩的、好吃的都分给小伙伴们,看到他们满足的笑容,她觉得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这次“逃跑”事件,让田震头一次体会到了挨板子的酸爽。 即便如此,她并不觉得自己错了。 这件事后,父母也妥协了,除了上学在城里,节假日她都可以去姑姑家住。 父母的妥协,让田震的心里稍微好受了一点, 她不再叛逆,开始认真学习,小学毕业后,她考上了重点中学。 高二时,姑姑因病去世,正处在青春期的田震痛不欲生,她将这一切怪在了父母头上。 如果她还在姑姑身边,就可以好好照顾姑姑,那姑姑可能不会这么早离开人世。 似乎是为了报复父母,田震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她觉得只有这样,才算是发泄对父母的不满。 高中毕业后,田震没有考上大学。 已经认准和父母对着干的田震,坚决不复读。 无奈之下,母亲俸丽只好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给田震找了一份工作。 俸丽原来是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的独唱演员,转业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音乐编辑。 上世纪八十年代,邓丽君的歌传到内地,那种不被民族歌手看法的“靡靡之音”,却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田震就是其中一个。 她每天都沉浸在邓丽君的歌声中,不断地模仿,力求和邓丽君唱得一模一样。 女儿喜欢流行音乐,妈妈俸丽是持支持的态度的。 但她却不希望女儿去模仿别人,而是应该有自己的风格。 她对田震说:你和邓丽君的声线完全不同,你唱不了邓丽君的歌。 面对妈妈的“打击”,田震却偏不服,她日夜苦练,唱到最后,她的嗓音几乎和邓丽君一模一样了。 看到妈妈惊讶的样子,田震觉得心中的一口恶气终于发散出来了。 在妈妈的建议下,田震把翻唱的邓丽君的歌曲寄给唱片公司,受到了中国唱片公司的重视,随后为田震录制了一盘《荒野之城》的盒带。 盒带上市后,销量还不错,很多邓丽君的歌迷都以为是邓丽君的原唱。 可能今天我们无法想象,像田震那样粗犷的嗓音,是怎么驾驭邓丽君的歌曲的 但田震那时的声乐老师却说,田震那时的声音,偏于甜美。 上世纪八十年代,内地流行音乐正处在萌芽状态,很多歌手都是靠翻唱模仿日本和港台歌曲成名。 田震也是这样。 但做音乐的妈妈却不这样看,她觉得翻唱只能红一时,如果想长足发展,还是要唱自己的歌曲。 为此,她煞费苦心地为田震请来声乐老师,同时,利用自己在圈子里的人脉,为田震找歌。 当那英还在翻唱苏芮的歌曲时,田震已经出了第三张专辑《莫尼卡》。 从这张专辑开始,田震摆脱了模仿别人,开始利用独特的嗓音唱出了自己的风格。 慢慢地,田震也有了歌迷。 1986年,《最后的时刻》这首被田震称之为初恋的歌曲,让她一跃成了内地歌坛顶级歌手,很多单位都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在老一辈人眼中,知名度再高也比不上一个稳定的单位,一个铁饭碗。 田震父母也不例外,他们劝田震选一个单位稳定下来。 最后,田震拒绝了东方歌舞团的邀请,选择去了中国广播艺术团。 但仅仅三个月后,田震就辞职不干了。 她已经习惯了自由散漫的生活,而且因为性格直率简单,单位同事间的勾心斗角,她一看就头疼。 她只想纯粹地唱歌。 本以为妈妈会大发雷霆,可俸丽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辞了就辞了吧。 妈妈的这种态度,反而令田震有些愧疚。 她第一次体会到了父母对子女的让步。 没有单位束缚的田震,觉得花儿更红了,草儿也更绿了。 这种心情,是追求稳定的父辈们无法体会的。 重获自由的田震,在音乐方面继续发挥自己的天赋,带给歌迷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这一年,安雯没唱红的《黄土高坡》,令田震的知名度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黄土高坡》也是陈哲作词,也就是田震成名曲《最后的时刻》的词作者。 当年,陈哲点名让田震来演唱《最后的时刻》,田震没让他失望,一炮而红; 《黄土高坡》安雯没唱红,陈哲又想到了田震。 田震又交上了完满的答卷。 就这样,凭借独特的嗓音和对音乐的热爱,田震迅速成了歌坛有名的“大姐大”。 2000年,田震迎来了音乐生涯的高光时刻。 这一年5月,一年一度的“蒙特卡洛世界音乐奖”在摩洛哥颁奖,田震作为唯一的华人歌手出席,并担任颁奖嘉宾。 与她同台的,都是像迈克尔·杰克逊、“小甜甜”布兰妮等国际一线巨星。 歌迷为田震骄傲,田震也为自己的成绩感到自豪。 从2001年开始,田震连续四年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其中2003年春晚独唱的歌曲《风雨彩虹铿锵玫瑰》,获得了最受观众欢迎节目评选三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田震买下这首歌的版权,后来中国女足想拿这首歌作为征战世界杯的主题曲,于是找田震商量。 田震二话没说,就把这首歌免费赠给了女足,还配合队员们拍摄了MV。 2022年大年初六,女足在时隔16年后再次夺冠,这首《铿锵玫瑰》又刷屏了,大家不禁又想起了田震。 只是田震,早已退出了歌坛。 就在田震准备冲击乐坛更高的高峰时,一声大病却改变了她的人生。 那是张卫宁第一次向她求婚。 在田震的生命里,张卫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 两人不仅是工作伙伴,更是生活伴侣。 张卫宁是一名独立音乐制作人,为众多歌手制作过音乐专辑,老狼的《同桌的你》, 何炅的《栀子花开》,郑均的《赤祼祼》等,都是由张卫宁操刀制作的。 当然,田震的众多经典曲目如《野花》、《执着》、《干杯吧朋友》、《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等,自然也离不开他的身影。 他们一见钟情,从此再没有分开过。 当两人兴冲冲去例行婚检时,命运却给了田震当头一棒,她检查出“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这种病虽然不致命,但却无法根治。 此时,田震身体虽然没有不舒服,但这种病却给她的心理留下了阴影。 她拒绝了张卫宁的求婚,然后又一心扑到了事业上,想用事业来填补心中的恐慌。 但张卫宁并不放弃,他对田震不离不弃,依然是她的良师益友,生活伙伴。 当张卫宁再一次求婚时,田震答应了。 但老天似乎想考验张卫宁,两人婚后没多久,田震的病情突然严重了。 她住院了。 那段时间,田震刚送走父亲。 父亲临走前,田震刚好在外地演出,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这一点,让田震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孝的女儿。 她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张卫宁开导她:你以前的人生,是为音乐而活,那之后的人生,你应该去看看音乐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张卫宁的话,让田震开始深思。 这些年,她虽然身处名利场,依然活得简单,却常常身不由己。 她不愿意像其他歌手那样,去结交一些对事业有帮助却没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做一些不那么光明正大的事。 但身处名利圈,有些东西却是她不得不计较的。 比如奖项,比如唱片的销量,比如媒体对自己的评价,比如口碑等等。 这些东西,是衡量一个歌手是否受欢迎的工具,处在这个圈里,就身不由己了。 有时没达到预想的目标,就会生气,会懊恼,会郁闷, 有时为了争一个压轴,辗转反侧好多天睡不好。 久而久之,身体也就慢慢垮了。 2001年,田震接到“中国流行歌曲榜”主办方的电话,对方通知她获得了“内地最佳女歌手”奖。 当时田震因为工作原因,不确定第二天能不能到现场, 不过第二天,田震推掉了工作,还是从北京赶到了南京,但她的奖项,却由第一变成了第二。 面对这个结果,田震不接受,她走上颁奖台,怒斥主办方的黑幕。 因为是现场直播,主办方几次关掉了她的麦, 田震更气了,当场发飙:我对这次评奖产生极大的怀疑,这个奖项,不要也罢。 说完撂下话筒扬长而去。 之后,那英尴尬地上台领奖,说自己打败了其他几位歌手,不是她们不够好,而是自己足够幸运。 那英的这番话,在当时赢得了不少人的支持。 这件事,在当起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有人支持田震,也有很多人说是田震耍大牌。 面对大家的支持,田震出来亲自向大家解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这件事后,很多人认为田震要被封杀了,但她却依然连上了三年春晚。 虽然田震对这件事从来没有后悔过,虽然对自己有些影响,但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还是有促进作用的。 不过这件事在今天的田震看来,却觉得不至于。 不就是一个奖项吗,用得着这么生气,大动干戈吗? 名和利,都只不过是过往云烟。 田震生病后,张卫宁也暂停了手中的工作,全心照顾田震,还成了小护士嘴里的“一号老公”。 这个称号,是田震住院期间,小护士们根据病房丈夫们对妻子的照顾来排列的。 张卫宁既细心又体贴,因此被排在了第一号,称之为“一号老公”。 听了小护士的解释,田震心里很得意,她十分感激张卫宁对自己的付出。 田震在医院住了多少天,他就陪了多少天。 178的大高个每天晚上蜷缩在行军床上,几乎每天都没有休息好。 但不管休息得怎样,他出现在田震面前时,总是乐呵呵的,田震想吃什么,吃看什么书,想听什么音乐,他都在第一时间供应。 他成了她最得力的后勤部长。 田震觉得自己找对了人,又觉得对不起他。 她已经年逾40岁了,病好后再调养几年,想要再生育恐怕就比较难了。 张卫宁却安慰她,没有孩子牵绊,等你病好了,我们就去环游世界。 他果然说到做到,若干年后,他们的足迹踏遍了欧美,还在向未到达的地方进发。 当然,这次生病,也让田震和妈妈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每天一大早,老太太就提着煲好的汤来医院了, 为了让女儿营养得到保障,70多岁的老太太,又去学中医,学习哪些食物可以补血,有益于田震的病情。 对田震,老太太一直有愧疚,她后悔当年不该把田震那么小就丢到乡下, 可当年的情况,她实在有心无力啊。 田震了解老太太的心情,每次送来的汤都喝得一滴不剩,让老太太特别有成就感。 母女俩几十年的隔阂,终于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出院后,田震加入了成方圆组建的明星羽毛球队。 从小就喜欢运动的田震,加入这个羽毛球队简直如鱼得水, 和一般水平的明星打,田震觉得太小儿科,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和太高水平的明星打,田震又觉得瞬间被别人秒了,太打击人, 只有和自己水平旗鼓相当的明星打,她才觉得意犹未尽。 有一段时间,田震发现刘晓庆的水平和自己不相上下,因此经常约她一起打球。 但刘晓庆是大忙人,经常不是有片约,就是有商约,总是打一段停一段的。 田震想打球时,总是约不到人。 有一次,田震又约刘晓庆打球,结果她又不在北京。 田震就劝她:你不要只知道工作,要多注意身体。 田震只不过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她,刘晓庆却感动地说,你是这个世上最关心我的人。 对“劫后余生”的田震来说,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了。 从2012年开始,张卫宁也慢慢放下工作, 他们在美国买了大house,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美国。 已经半退休状态的两人,游遍了美国大部分地方。 他们去百老汇看歌剧,去大草原看野生动物,去伊利湖探险。 在田震的社交账号上,经常能看到她晒出旅游照。 这种完全放松的生活状态,令田震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改善,她的病情再也没有恶化,脸色也越来越好。 从田震晒出的坐骑不难看出,她和张卫宁虽然已半退休,但经济状况很不错。 有健康的身体,优渥的生活,还有心爱的人陪伴在侧,怪不得田震越活越有朝气了。 当然这一切,还是因为田震看透了很多东西,放弃了很多东西。 再看那英从《中国好声音》开始,口碑节节败退, 在《乘风破浪》的舞台上,她是当之无愧的大姐大, 但在对姚贝娜,刀郎的态度上,大家心中也都有自己的一杆秤。 名和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田震正是看透了这一切,所以后半生活得通透,也活得潇洒。 她的生活,我们可望不可及,但她那种豁达的心态,我们还是可以借鉴学习。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