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桔塘聴风,刻录人间的彩虹——桔塘聴风主理事许俊访谈

2021-05-06| 发布者: 宁海百科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桔塘聴风”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后面,是一些有趣的人,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从上海虹桥国际枢纽出发,沿着G50沪......

“桔塘聴风”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后面,是一些有趣的人,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从上海虹桥国际枢纽出发,沿着G50沪渝高速西行半小时,朱家角出口驶出大约两分钟,眼前便是河水清澈树木葱茏的别墅区水都南岸,这里的建筑风格颇似捷克的一个著名小镇——泰尔奇。位于486号别墅的“桔塘聴风”艺术沙龙枕河而居,二十余种庭院绿植,洋溢着浓浓的田园趣味。清晨推开窗户,看小船划开碧波,听小鸟在枝头歌唱。斜阳渐昏时,遥看天边美丽的晚霞。入夜则红灯微光,咖啡的香气在空气里飘荡,任由红酒微醺着脸庞。两年以来,前来桔塘聴风采风创作交流的京沪艺术家络绎不绝,创作出各种题材的油画篆刻水墨摄影作品,有的参加了国际国内展会,有的被各界人士收藏。桔塘聴风也逐渐被世人所知。

图丨桔塘聴风庭院一隅

邀约许俊先生,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认识已有两三年,去年听闻他和几位朋友,成立了桔塘聴风艺术沙龙,就开始计划合适的采访时间了。终于在今年五一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得以实现。

图丨多栖艺术家许俊

朱:许老师您好!我们又见面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家的工作都受到了影响。许老师还是那么忙?

许:去年疫情期间,大家都窝在家中,工作生活或多或少都受些影响,有的人沮丧,有的人悲观,有的人焦躁;也有人在思索,像是在寒冬中孕育春的生机。我趁着待在家里的时间,将浮躁的心冷却下来......捋一捋过去,想一想未来,一辆疾驰的马车,中间停顿一下,蛮好蛮好。整理,是去年到今年的关键词,整理作品,同时也整理思路。疫情终将过去,生活仍在继续。

朱:桔塘聴风艺术沙龙设立在朱家角,是基于什么考量呢?

许:朱家角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水乡”,这里不但有人们耳熟能详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青苔石板河鲜佳酿,还有碧波荡漾的淀山湖,87版《红楼梦》的拍摄地大观园……朱家角方圆几十公里内,环绕着周庄、乌镇、甪直等绝大部分著名古镇。这里对艺术家有天然的吸引力,比如吴冠中、陈逸飞等等,也都对此情有独钟。巧的是,一位沙龙发起人在朱家角有一幢别墅,于是桔塘聴风的故事就自然而然地展开了。

图丨桔塘聴风内景1

图丨桔塘聴风内景2

朱: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目前大有虚拟代替现实的趋势。线上交流已经如此风靡的今天,线下沙龙意义何在呢?

许:是的,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人们在虚拟世界里完成着以前必须是现实空间才能完成的事情。但是人毕竟是有血肉有情感的,我们不可能远程拥抱,不可能在网络里感受对方的体温。线下面对面的交流,仍然不可或缺,至少目前是这样。面对面坐下,端一杯咖啡,端详一件艺术品,或斜倚围栏,看小鱼在河里悠闲地游来游去……这样的场景必将而且已经成为一件奢侈品。

艺术创作需要才思需要眼界,艺术家最忌固步自封。如果每天看同样的天,走同样的路,见同样的人,说同样的话,谁都会有江郎才尽的一天。中得心源外师造化,看好书结佳友,走入社会融进大自然,艺术创作便有了源头活水,永不枯竭。桔塘聴风坐落于朱家角古镇,这里既有自然兼具人文,现在又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核心。能够躬逢其盛,是我辈艺术工作者的幸运。

图丨著名画家李素华于金泽古镇写生

朱:许老师您本人的艺术之路一直很顺,对于桔塘聴风艺术沙龙的发展,有什么设想呢?

许:是的。我的人生总体顺风顺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从小就对篆刻书画流露出浓厚的兴趣。在初中时便迎来人生第一次高光时刻,当时正值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我的作品参与了中美文化交流系列活动。上海宝石花手表厂的设计经历和在厦门三年的军旅生涯,是对我艺术乃至人生履历的极大丰富。从此懂得了功夫在诗外的深意,相比而言,艺术技巧倒还在其次。

对于沙龙的发展,大家一致认为要立足上海,用各自擅长的艺术形式,比如篆刻、油画、国画、书法、摄影、影像等,展现人性之美,描绘江南山水和自然风貌,反映社会发展和人民大众的美好生活。与时俱进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发乎内心并体现在扎扎实实的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行动。

朱: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许:谢谢您!欢迎常来。今天我们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其实您作为文字和摄影工作者,我作为美术篆刻工作者,常相聚,就都是沙龙的一分子了(笑)。

图丨白文“桔塘聴风”

编辑 张佳锦

特约记者 朱慧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宁海百科网 X3.2  © 2015-2020 宁海百科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