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离人民广场70公里的地方将建第二个上海陆家嘴,金融业为何“偏爱”这座城市

2021-09-07| 发布者: 宁海百科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最近,上海金融业真是喜事不断:不久前,作为我国首批以人民币计价并向境外投资者全面开放的期权品种之一,......
松下电器TH-55JX760C优缺点怎么样呢?谁用过评价?

最近,上海金融业真是喜事不断:不久前,作为我国首批以人民币计价并向境外投资者全面开放的期权品种之一,原油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同一天,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的首批9只公募REITs在沪深交易所挂牌上市,填补了资本市场的空白。

而就在两周前,一年一度的金融盛会——陆家嘴论坛刚刚闭幕。会上,更是透露出,近期将在上海临港新片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部分地区,开展外汇管理高水平开放试点的重大利好。

放眼100年前,上海的金融中心是一条繁华的街,被人称为东方华尔街的外滩,成为上海开埠通商的象征;放眼30年前,上海的金融中心是一座崭新的城,陆家嘴从烂泥渡路改名为银城中路,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而如今,上海的金融中心则是一个矩阵,外滩、北外滩、陆家嘴,甚至是离人民广场70公里之远的临港,都提出了要在滴水湖畔打造第二个“陆家嘴”的口号。

金融之于上海各地为何如此重要?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背后,自有它的发展逻辑。

(一)

上海的金融业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清朝乾隆时期,上海的钱庄已经成为了独立的行业并且具有相当的规模。据史料记载,从1776年到1796年上海有钱庄一共106家。

现代银行的发展是在上海被列为了对外通商口岸之后,为了适应对外贸易、商业、现代工业的发展而逐渐建立起来的。最早是1847年在上海开设的英国丽如银行,之后的英国汇丰、德国德华、日本正金、法国东方汇理、俄国道胜、美国花旗等等银行先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上海设立分行,到1949年上海解放前,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九国一共在上海设立过68家银行。

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1935年,中国164家银行中,总行设立在上海的就有58家,占到总数的35%,这些总行设立在上海的银行都是全国性的大银行,他们的存款量占到全国的至少一半。根据相关史料记载,1933年上海的银行资产总额为33亿元,占全国银行资产总值的89%。与此同时,全国29家外商银行中,有27家银行在上海设立有分行。

曾经的上海是远东第一大都市,这与其发达的金融贸易体系不无关系。这样的繁华在1990年后又被提起。

1991年2月18日,农历大年初四上午,邓小平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新锦江大酒店41层的旋转餐厅,那时是上海最高的旋转餐厅。窗外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他透过宽敞明亮的玻璃窗眺望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对身边的人说:“我们说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

旋转餐厅里挂着两张大幅地图,一张是上海地图,另一张是浦东新区地图,地图旁摆着浦东开发的模型。据在场的同志回忆,当时小平同志就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

这是邓小平有关浦东开发开放,有关金融业发展的著名论断,将金融的地位、作用以及上海的重任说得清清楚楚,也为日后上海金融业发展埋下伏笔。

(二)

今天,人们谈起浦东开发开放,一些金句总会在耳边响起。比如,“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站在地球仪边思考问题”等等。而在当年,“金融先行,贸易兴市,基础铺路,工业联动”这16字开发战略,同样让人耳熟能详。

浦东开发开放为何要把“金融先行”放在首要位置?这是因为,时光进入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一个共识逐步形成:上海必须转型——单纯的工业城市必须转变为多功能的中心城市,要重新成为中国同世界交往的经济枢纽和中心。虽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上海在经济方面丧失了许多功能,但在金融、保险等市场经济化所必需的人才和经营管理知识方面,上海仍具有一定的实力,最有条件重新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就曾指出: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应当更好地为全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浦东开发强调“金融先行”,也与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与我国所处的改革开放阶段大有关系。中国改革开放起步时,深圳、珠海等五个经济特区,开放的主要都是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从1980到1990这十年当中,国人逐渐认识到,没有金融的支持,大范围开放和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撑。所以从第二产业的开放转到第三产业、以金融为核心向外开放,自然而然成为当时一个比较紧迫的问题。

还有一个很实际的原因在于,当时浦东开发开放,建设规模大,而可用资金少,不可能单纯依靠财政拨款,这对上海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当时浦东要建楼、建跨江大桥、做园区开发,都要依靠金融力量,包括外资银行贷款。当年,仅仅一座南浦大桥全部投资就达8.2亿元,最后由中国工农工商银行牵头,引入了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可以说,“金融先行”首先是解决了浦东开发开放中的资金难题。

(三)

如今看来,浦东开发开放“金融先行”不但战略正确,其采取的战术方法,同样堪称经典,值得后来者们好好揣摩。

在实施“金融先行”中,建设者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陆家嘴地区原先除了零星的银行储蓄所,没有什么金融机构,而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就必须集聚一大批金融机构,尤其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机构,怎样把它们引入浦东陆家嘴?

为此,陆家嘴开发公司将仅有的3000万元本钱砸了下去,买了3万平方米的动迁房,置换出来的土地全部留给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当时的公司总经理王安德还耐心地说服下属:“我们搞金融贸易区,银行不过来,这个金融贸易区不是空的吗?银行看谁呀,看央行。央行上海分行是银行业领头羊,领头羊不过来你再吆喝别人也不相信你。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过来了,金融机构才算启动了。”

1995年6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总部从浦西迁入浦东,这是第一家国家级银行分行入驻浦东。在新楼启用庆典仪式上,新区管委会向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赠送了礼物,红布掀开,竟然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羊!小羊身上佩戴红色带子,上面写着五个字——“金融领头羊”。此举引来全场掌声,连采访的各路记者也纷纷称赞浦东人的高明和精明。在场者都明白,此举寓意央行上海分行作为金融业的“领头羊”率先进入了浦东。

同年9月11日,第一家外资银行——日本富士银行上海分行在浦东开张营业。它是外资银行直接参与陆家嘴金融开发的先行者,浦东政府赠送了一匹红木雕刻的奔马,祝愿这一首家进入浦东的外资银行一马当先,并希望之后万马奔腾。接过礼物,富士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高桥郎夫激动得额头冒汗,说不出话来。

可以说,正是凭借“领头羊”战术,浦东顺利拉开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大幕。随后,各家银行纷纷在浦东设立分行,多家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交易市场也纷纷落户浦东。如今,这些金融机构、要素市场集聚浦东陆家嘴林立的大楼中,入夜摩天大楼灯光闪烁,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四)

有趣的是,时至今日,上海的金融集聚区已经不止陆家嘴一处了。

作为老牌金融街,外滩提出,要深度挖掘具有金融历史底蕴和金融文化氛围的特色空间载体,有效对接中外金融机构入驻与发展的多样化选择,深度服务“功能驱动的新金融”,聚焦人民币资产定价、交易、结算和清算的核心功能建设,全力推动“财富驱动的新金融”,努力打造具有外滩独特气质的国际化资本集聚高地、资产管理高地。

虹口区则自“十二五”初就在国内率先提出“打造财富管理高地”的发展战略目标。十年发展,虹口金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蜕变,实现了从优到强、从强到新的跨越,区域金融服务业能级逐步提升,北外滩区域已经形成了多元化金融产业集聚的整体效益。

而在临港新片区,人们翘首企盼的滴水湖西岛摩天楼日前终于落地。在集中开工的一批建设工程中,高200米的双子塔楼“中银金融中心”赫然在列。这不仅是城市景观层面的“代表”,更重要的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将是临港金融集聚区的地标建筑。

不管是外滩、北外滩的老城换新,还是临港“从滩涂上崛起”,都不约而同地打出了“金融牌”。为什么?或许是因为上海“金融先行”的发展模式,曾经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一种渴望复制辉煌、复制历史的想法,不约而同地让区域开发者们首先将目光瞄准了金融业。

而另一方面,现代金融业瞬息万变,创新的产品和技术日新月异,拥有足够的空间和市场让各地在发展金融业时,扬长避短,实现差异化竞争。比如,陆家嘴积聚了上海最多的金融持牌机构,大型金融交易市场云集于此;外滩、北外滩则依托黄浦江“世界会客厅”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财富管理中心;临港则以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为目标,实施深层次差异化的金融政策探索,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强化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

如果跳出金融看金融,我们还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金融业的某些特性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非常相似。比如,上海的金融企业,无论是传统的钱庄,还是后来的新式银行,都有着非常强烈的进取心。它们必须实时关注市场状况,关注市场的客观需求,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否则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这么多年来,上海敞开胸怀、海纳百川,欢迎各地、各路的资金和投资者,许多金融机构拔地而起。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变迁,充分体现出上海是一座开放的城市。

包容同样不可或缺。上海的社会环境和风气允许失败,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进入金融行业。无论是金融业内部,还是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之间,上海所具有的包容性是很多地方不能比拟的。

在上海的投资者和金融活动家,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也有来自海外的。市场竞争的残酷性需要彼此的团结合作,金融业的资金关系是一个链条,一环一环紧密相扣,尤为需要所有参与者恪守信用,所以合作的精神、合作的意识、合作的行动都是最重要的。

进取、开放、包容、合作,这正是上海这座城市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地方,也是上海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的核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城市软实力。历经沧桑,几经风雨,今天金融业依然还在上海多个地方开花结果,成为引领未来的支柱产业,这不会是没有道理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宁海百科网 X3.2  © 2015-2020 宁海百科网版权所有